
在面对退休之后生活的时候,很多人难以选择,养老院始终不是最好的归宿,而在现今社会,大多数都是一个小孩的家庭,当我们老了,孩子的压力正是最大的时候,依靠子女显然也不现实。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选择方式呢?

在台湾北部,那里有一座“桃花源”,不是多么古老的村子,而是由一人发起,一共有24对夫妻响应,一共筹集了1.5亿的资金,买下了8000㎡的荒地,在上面建起了一座“桃花源”,为的就是一起抱团养老。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退休后不是在家里等死,而是要展开生命的另一段旅程,跟可以相谈的朋友们住在一起,这样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1、24户中产们的村落
这座世外“桃花源”坐落在台湾北部的一处山区里面,整个村子都是由石头打造的生态村落,这里有农地,有溪流,有宅子,更重要的是,有24户退休的住户。这里就是窝村。

这24户中,有企业家,有建筑师,有医师,还有一些企业高管等等,这些人平时都是社会精英,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三分之一的人甚至有这博士的头衔,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在最细想的地方度过余生。

而他们中的建筑师,何传新。不仅是发起人,还是这座窝村的设计者。他将住宅见到了山坡上,整个村子里没有C位的存在,24栋住宅被分成4排。
最上面一排,地势最高,能俯瞰整个村落,而第二和第三排在中间,安全感是最高的,最下面一排的对面就是农田,有着广阔的视野,对喜欢绿植的人来说,是最佳位置。

更绝的是,这里正好是24栋房子,每一栋房子都对应这一个节气,而每一个院子里,都有着一棵守护之树,只要一推开窗子,就是郁郁葱葱。

总计8000㎡的地方,有将近一半的土地被规划成了种植区,种植农作物。处于这样的想法,正好是看到了过去用来灌溉的古圳渠道和老木桥,这样更显得回归大自然。

用何传心的话来说,当时发起这项提议的时候,24户志趣相投的朋友很快就召集起了,而且当窝村打造出来之后。大家都相当的满意,他是永远都不会卖这个房子,这里真的非常的好,也不需要去追逐什么。而所要思考的,仅仅是怎么去生活,或许,能够住在这里,是一件很超值的事。

2、打造一个百年老村
在设计窝村的时候,一开始想法,是打造成一个“百年老村”的风貌,然后才考虑的住宅和土地的分布规划。其次这里是山区,要克服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很多的,尤其是潮湿的问题。

在设计排风管的时候,主要是利用的外部的风力让管内形成低压,这样就能引导底部的气流上升排出,达到绿色环保节能的换气通风的效果。
每个住宅的屋顶上,还有一个凹槽,这个凹槽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收集雨水,每一家的排水沟都是相连的,收集的雨水会集中到储水池中,像喷洒村子里的绿植花卉时,就是用的这些水。

这里的路面也不是一般的沥青或者是水泥路面哦!这里使用的,都是植草格,就是四周很坚硬,中间可以填土进去,撒些草籽,也可以直接铺上草皮,是不是非常的生态。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滋养土地,不管是下雨的时候,还是平时有露水的时候,这里的土地都会很滋润,而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调节好这里的气温,到了夏季,整个村落的温度能比外面低了3℃。

要想打造成一个古老的村落,树木肯定是少不了的,除了一开始,这里的60棵大树之外,还在别的地方移植了100多棵的大树。特别是那棵大榕树,看到大榕树,就知道到家了。这里甚至还成了猫头鹰的栖息地。

村子里的这3棵老榕树也被他们利用了起来,在上面搭建起了树屋,这是小朋友最喜欢待的地方,甚至有时候,大人们也会上去待会,还在上面举办过简单的聚会。
这里的露天,还搭起了几个灶头,可以在这里烤着地瓜,玉米,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这里成了大人和小孩们沟通感情最好的方式。

为了避免过度使用电源,整个村子里是没有路灯的,每家都配备了电子灯笼,晚上出门的时候,提上一个电子灯笼,边散步边聊天,就这样能不自觉的又聚到了一起。

3、抱团养老,开启另一段生命旅程
这里的24户村民们在一起抱团养老,甚至来度周末的孩子们也互相熟悉了起来,一起在村里自由地奔跑,打球,玩水,骑单车。而老人们有了这些孩子的陪伴,既不显得孤独,也让生活充满了生机。

这样的一种退休生活,不是在那等着老死,而是开启了另外一段生命的旅程,和相熟相知的朋友们在一起。

这个村落,整个打造的过程,花费了4年时间,相信这是最好的一个抱团养老的村落了。被称为“桃花源”真的是名副其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