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职工养老金已经步入18连涨的年头,全国平均水平在3000元左右,如果能领到5000元养老金的话,基本上晚年生活质量是有保障了。
而城乡居民养老金人均水平在179元,人社部发布的《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公开显示,2021年的平均水平便是此数据,令人震惊。
要是养老金179元,还怎么生活呢?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金这么低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吗?怎么参保最划算呢?下面【社保精算师】为你分析:

01、缴费低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是为没有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所设置,也就是说,那些没有固定收入,没有稳定工作,自己缴费的人,无论城里还是农村,都可以参保此类保险。
虽然此类保险从年缴费200元到年缴费3000元(以大连为例)不等,但是,从参保金额来看,依旧是远远低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而养老金的总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所以,无论是哪类养老保险,都是要遵循这一点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少,自然,养老金就会低一些。
这种保险主要是为了让低收入群体能有一份养老保险,毕竟,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每年缴费万元左右,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02、不设统筹账户
要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大的闪光点就在于不设置统筹账户,个人缴费的所有,都进去了个人账户,享受政府补贴、每年的利息,一旦离世,全额退还给遗属,比存银行还要好。
因此,城乡居民养老金虽然也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但是基础养老金的费用并不是统筹账户出,而是由当地的财政承担。

这就造成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了,比如说上海市,2021年基础养老金就达到了1200元,也就是说,当地的 城乡居民养老金都能超过这个数,远远超过国家最低标准93元。
而绝大多数地区还处于100元左右,本人所在的大连市达到了218元,这个水平在辽宁省已经是首位,所以说,如果自己缴费每年才交200元,缴纳15年,计算下来,养老金并不高。

03、想拿上千元养老金可能吗
基础养老金目前来看,是我们参保人无法控制的,由当地发布标准,但是,个人缴费这一块,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要是多缴费、长缴费,养老金上千元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说,从24岁开始参保,缴纳最高档次每年3000元,一直缴费到60岁,那么工龄就算是36年,缴费总金额就是3000*36=108000元,个人养老金就等于108000/139=777元。

而基础养老金未来也是要逐年上涨的,36年以后达到二三百元基本上是没有悬念的了,所以,未来能领到1000元养老金的确是不难,最重要的是自己得坚持缴费。
当然,有人或许会说,如果自己有10万元,就会自己理财,自己投资。目前来看,投资环境并不是很好,10万元也不是一次就能拿得出来的,而是每年交个3000元,即便是放到银行,零存整取也没多少利息,还不如缴纳养老保险,为晚年生活来一份保障,你说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