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的优势和所面临的的问题(居家养老的优势和劣势)

#养老人上头条#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和依托,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社区与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一定的困难与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如何才能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实施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运营或许是其突破瓶颈的主要路径。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

普通人群只需要基本社区服务,而老年人群则需要更多的服务。2008年2月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劳动保障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意见》指出,全国所有社区都要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自此,社区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国迅速蓬勃发展起来。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很多优势。

传奇股神透露:如果不想穷下去,记住这个原则!

广告

1.覆盖面广。不同于机构养老模式受资金限制,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整合了多方面人力、物力资源,覆盖到大部分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的老人。中国人的养老观念也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根据相关调研,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6%,只有约4%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

2.契合传统的养老文化。养老在我国不仅关乎社会保障,也关乎文化传统。纾解养老困境,不能忽视深耕于文化传统的养老观念。从这个角度看,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更接地气,也更契合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养老,既要物质上养老,更要精神上养老。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很多老人心里很空虚、很寂寞。在填补老人们的空虚和寂寞,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无疑具有先天优势。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老年人可以不用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养老方式,让老年人有了更多的归属感,更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3.成本低,效率高。社区居家养老大大节约了社会的养老成本,使养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老年人在家里安度晚年,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物质资源(住房、家具、耐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等),而且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安排饮食起居,既提高生活质量,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社区居家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还能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取得长足进展,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也受到诸多制约,面临很多困难与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引导力度不够。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补贴、服务收费和社会捐赠等。由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资金来源渠道、资金规模没有形成制度化,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紧张。另外,社会捐助、服务收费这两项资金来源也很不稳定。资金的短缺,很难维持社会居家养老服务的日常运作,更无力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严重制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近年来,中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鼓励政策,但仍不能与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态势完全相适应,亟待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发展。

2.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短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包含两部分人员:一是管理人员;二是服务人员。目前,由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刚刚起步,缺少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工作人员中真正科班出身的很少,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职业化特点不明显,不管是提供的服务还是服务理念都很难实现专业化。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寻求专业化的服务,保健护理、心理疏导等急需专业化人员来提供服务。目前,我国社区提供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项目还很少,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另外,我国养老服务工作强度高、待遇差、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也导致了养老服务行业,招聘难、流失大、专业人才少。专业人才的培养、晋升、输出机制的缺失,导致专业人才短缺成为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3.社区养老设施设备不够完善、老年用品品类不齐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养老设施是否完善。针对老年人不同的身体状况,社区应该提供不同的养老设施满足其需求。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养老设施还不完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功能上都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主要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养老服务站、托老所等。这些设施在不断完善,但是功能设置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不能很好满足老年人需求。另外,我国缺乏适合老年人用的适老化用品。全球6万多种老年产品中,中国市场可见的只有4000多种,而日本则有4万多种。老年用品不齐全,也进一步对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质量与品质带来影响。

4.服务市场不成熟、老年人消费意识不强。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刚刚起步,必然在诸多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较大,却没有成熟、可供复制的成功经验可循,尚未形成功能定位明确、服务模式成熟、人员稳定、监管到位、行业标准化完备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也不够清晰。我国老年人素有重积累、轻消费的习惯。调查显示,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老年人更偏重于储蓄,预期消费多用于养老和医疗。我国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又长期受传统观念和低工资、低消费的影响,对自身的消费总是采取自我抑制的办法。有的老年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还要考虑对子女的经济补贴等,用于自身的消费不多。从消费观念来看,我国老年人多数属于节俭型,消费观念还有待转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