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居家养老行不行?来看看体验者怎么说(平安 居家养老)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每个人所期盼的美好愿景。在哪养老?怎样才能安享晚年?更是牵动着社会各个阶层的神经。

马上就要迈入花甲之年,南京居民仇铮翻看着家中的相册。相册里大多是仇铮同母亲、姐姐的合照。不久前,母亲离开了人世。“挺遗憾的。”仇铮说,“妈妈生前一直住在高端的颐养中心,条件非常的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疫情发生的时候,姐妹不能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

仇铮希望自己和姐姐的晚年不要延续这份遗憾,期盼着“老的时候可以在家养老,不要像我妈妈一样去颐养中心。”去年,仇铮成为了平安居家养老在南京试点的首批用户。在体验后,仇铮最大的感受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它涵盖了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十大场景,暂时没有的服务,也会有专员负责收集。”

同样面对养老问题,深圳的罗瑜最终还是选择将父亲留在身边养老。罗瑜的父亲已有78岁高龄。在陪伴父亲做平安健康测评的过程中,罗瑜才发现父亲又添了不少慢性病。“平安真的非常的用心,而且推动的项目也很契合家人的需求。”罗瑜说。

平安居家养老行不行?来看看体验者怎么说(平安 居家养老)

在中国,像仇铮和罗瑜一样选择居家养老的还有很多。2021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称,目前,我国多数老年人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无论是出于养老费用考虑,还是情感需求,探索出一条中国式居家养老之路,满足数亿老人的需求,都是国内各方力量迫切渴望实现的。得益于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平安率先交出了一份“老人舒心,子女安心,管家专心”的居家养老服务答卷。

沉甸甸的缺口

一组数据将国内养老需求具像化: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6亿,今后五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以每年约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9073”格局发展,居家养老人数将不断攀升。显然,现阶段我国社区基础设施同老年人的多种需求之间仍存在众多缺口。往往民众的真实心声也是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期间,数位代表围绕着居家养老提供了多重视角。

全国人大代表张琳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但在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却是最薄弱的环节。具体表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地不足,一些场地由于不能用于经营性设施或不能免费或低价提供给社区服务中心做居家养老服务。

平安居家养老行不行?来看看体验者怎么说(平安 居家养老)

全国人大代表岳喜环也对“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足”深表认同。同时,他还表示,能够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服务人员较少。“只能满足对老年人的日间照料,很难开展康复护理、心理慰藉、助餐助浴等精细化服务。”岳喜环称。

“两高两低”,是全国政协委员田惠光对居家养老现有问题的总结——老年人多和需求层次多,但大部分老年人消费欲望和能力低。

针对现有的问题,不少代表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张琳的建议共有7条,涵盖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市场化运营和服务供给水平的方方面面。其中的一条建议是,吸引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此外,“当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催生了‘互联网 社区居家养老’这一新兴的养老模式时,‘互联网 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标准也需要推出。”张琳说。

北京市人大代表李静则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引入多种形式的、适合老年人的出行服务。浙江省人大代表、舟山市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静雅也献言,“加快长护险试点扩面,尽快设立统一的失能评估、护理机构监管、护理人员服务等级等行业标准。”

平安居家养老行不行?来看看体验者怎么说(平安 居家养老)

来自平安的答卷

好在近年来,围绕着人大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已经有很多机构提前行动,积极响应。

目前,市面上服务居家养老的供应商杂、散。而平安居家服务主要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九大痛点,搭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居家养老一站式服务平台,配合严密的服务监督体系,保障客户权益。一经推出,就改变了市场对此的固有印象。

在罗瑜眼中,平安居家养老是值得期待的,这是围绕“家”的理念设计的一整套为老服务。令罗瑜特别惊艳的一点是,平安居家服务为父亲安装了适用于多个场景的智能守护装备,一旦有安全风险,都会及时向她反馈,作为子女非常安心。罗瑜的父亲觉得“很方便”,“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专家医生。”

平安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老人舒心,子女安心,管家专心”是平安在居家养老服务里最常提及的核心理念。一般来说,平安会为像仇铮、罗瑜这样的家庭配有1个专属管家、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场景服务和1套监督体系,通过智能管家、线上终身管家、家庭医生、N个专家顾问触达客户。

平安居家养老行不行?来看看体验者怎么说(平安 居家养老)

具体来看,首先为了让老年人感觉“舒心”,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考虑了起居、医护和文娱三个层面,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居家体验上,平安提供了6大居住空间适老化改造方案、超100种科学菜谱等服务,保证老人居家生活个性化、便利化、安全化。医疗服务上,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则依托平安健康约2000名的自建医疗团队,为老人提供7*24小时全天候远程诊疗。对于有线下就诊需求的老人,支持全国百强医院、三甲医院绿通服务。

此外,平安对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相当关注。150多项文娱专属社交和超10种适老旅行方案,既解决孤独问题,又能让老年人晚年依旧享受社交生活。

而让子女更安心的是,平安居家养老服务打造了360度智能守护体系,通过智能监测设备,结合管家平台,实现设备发现异常时监测系统和管家会及时响应。必要时通知紧急联系人、医生介入,避免损失扩大。在而在非紧急情况下,平安还会针对7类体征异常情况进行预测,一旦身体有隐患,通过预警可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

同时对于像罗瑜父亲这样患有慢性疾病的用户,平安家庭医生还会带来35种慢病科学管理,做到风险前置。

平安居家养老行不行?来看看体验者怎么说(平安 居家养老)

不难发现,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平安管家和家庭医生都将7*24小时在线,随时响应老人的服务需求,同时提供围绕居家养老10大场景的精选服务项目,以专注的态度,带来专业的海量专属方案。

这背后是平安集团最前沿的医疗科技实力支持。平安集团自身打造了集平安健康、平安智慧医疗、平安北大国际医院等于一体的医疗生态圈,拥有全球最大的五大医疗数据库。据介绍,其中疾病库包含约10万个疾病概念、42万疾病术语等;医疗产品库包含18万份药品说明书、8.4万种中药方例等;处方治疗库包含15万条处方信息、3000万医学文献等;医疗资源库包含50万中国医生信息、220万科研人员等;个人健康库包含10亿诊疗信息等。在这些庞大数据库的支持下,平安不断打磨AI智慧医疗技术,并将其在基层诊疗中推广使用,也在“保险 健康医疗”服务中向客户推广。如居家养老服务场景中的家庭医生,都有一位AI医生助手“Askbob 医生站”,通过庞大的病例库,成为医生诊断的导航仪,还可以实现影像辅助阅片、疾病预测等功能,不出家门也可享受可靠的医疗服务。

平安居家养老行不行?来看看体验者怎么说(平安 居家养老)

中国的居家养老市场正在壮大,它足以容纳多种可能性。对于大部分恪守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家”才是自己最后的归宿。也因此,基于“家”文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不是把老人送进养老院,而是把服务送上门,或许才是90%中国老人真正愿意接纳的方式。这一步,平安已经率先迈出。以客户为中心,结合9073格局,打造“高端康养、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的阶梯式矩阵服务,平安的“保险 康养”模式杨帆正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