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则新闻,让人震惊!

疫情期间,养老院以这种形式上了新闻热搜,是老人悲剧,是养老人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一万个问号冒出来:为什么?
1、这到底是为什么?
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国内的超一线城市,病了吗?
老人还没死,就被宣告死亡?,被“养老福利院”叫来殡仪馆的人,让拉送去火化。
还好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比较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并制止了养老院的这一行为。
尤其是视频中,当殡仪馆拉开头上的毛巾告诉养老院的说,活的,人还活着的时候。
而养老院的人竟然没事似的,顺手又拉起毛巾要盖在老人脸上。
当我看到这个细节,心想,这是犯罪啊!草菅人命。
如果不是殡仪馆的人发现及时,直接开车走了。想必开到殡仪馆时,老人已经被捂死了。
经过网上发酵,2500万上海人义愤填膺,上海做出快速处理:普陀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东,副局长黄耀红,养老服务科科长刘颖华,长征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吴友成,新长征福利院院长葛芳等5人分别被宣布党纪立案、免职、政务立案。
同时,老人也被送医治疗,目前生命提升趋稳。

相信这件事会给大家一个好的交代。
2、养老院的死亡流程
同时要想,为什么养老院会有这么大的权力,老人没死,就通知殡仪馆来拉人?
按照正常的养老院的老人死亡或者突发疾病处理流程,到殡仪馆这一步,中间还有还有好几个环节?
而到殡仪馆这个环节,是最后的也是相对简单的环节:电话通知殡仪馆来拉人就可以了。

即使是在疫情期间,
首先:要第一时间知会养老院院长等相关负责人,值班人员收到病危通知后应立即联系院领导和护理主任或当值医务人员接到通知的人员应立即到达现场组织工作;
第二:院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进行急救工作,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三:值班人员需将现场情况详细汇报至院领导。并组织协调相关医院等工作,同时安置好其他老人
第四:院领导在了解详细情况后应及时通知家属来院,并告知家属已采取了急救措施;
第五:家属到达后由120急救人员向家属宣布急救结果。如宣布死亡应由院领导和家属沟通善后事宜。
在家属同意后,由院方联系殡仪馆。如家属和本院已签订过相关协议,那么在120宣布急救结果后就可以通知殡仪馆;
这几个环节里,到底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是没通知院长,有医护人员私自处理?
还是说没有联系家属,家属因为疫情来不了,因为疫情医疗系统也超负荷了,120无法对接,然后单方面宣告死亡?
还是说老人没有家属,养老院纯粹就是想减少一个工作量,拖延照顾和治疗,希望让老人死掉?
我想说,无论是哪方面的原因,都是让人不可谅解的。

3、还有多少无助的老人
疫情期间,作为普通人,我们被封在家里,相信也有很多人体会到了那种无助和无奈!
有钱有权的人,有特殊渠道获得物资,或者花高价也可以买来物资
没权有钱的人,可以通过各种团购,各种app抢菜购买
什么都没的人,只能干等着发放救助物资,或者求助邻里朋友。
在外如此,在养老院也是如此。
大家一直也讲,养老院就像幼儿园,之前香港有个纪录片,纪录片里,没有子女的老人会经常被欺负,有时候会故意忽视照顾,甚至怕老人乱动,被绑在椅子上,生活的并不幸福。
一些较贵的商业养老院还好,一个月七八千甚至两三万,能住的起这样养老院的,要不老人之前还有一定地位,要不子女还在,且比较有钱。花高价,当然,得到的照顾就不一样。
我们注意到,这次事件的上海新长征福利院,好像每月是3000元左右,这个价格在上海应该算是极低的了。郊区的公办福利院,便宜的也差不多要三四千,更何况这是市区。
所以,住进这类养老福利院的老人是什么情况,想必也能有一个初步的画像。
尤其是家属不在或者没有家属的老人,进入养老院,在一些养老院经营者的眼里,更像是待宰的羔羊。

4、何以放心养老
这类福利院收费便宜,但也不至于有亏损压力,因为他们一般会有政府的财政财务支持,更是政府的政绩展示的一个方面。
上海已经是一个老龄化非常高的城市,同时养老行业的发展也相对成熟,如今出现这样的事情。
气愤的同时,更着实让人产生疑问!更让人产生养老的恐惧,给整个社会带来老年的焦虑。
毕竟,能花几万块每月住高端养老院的总归是少数,大部分还是需要普惠型的养老院。
而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我觉得没有!
在我们接触的一些老人中,这样的意见不在少数:但凡有更好的选择,谁愿意来养老院住啊!
是的,这句话既真实又无奈。
然而很多养老院也抓住了老人这样的处境,把老人当成待宰的羔羊;反正老人也只能住在这里。
所以,看似养老院的需求很旺,需要养老的人很多,但是养老院的入住率却一直不高。一般都在30-50%,好一点的在60-70%。
老人到养老院,如果他是被迫来了,那是因为他无法解决“自身痛苦的问题”,那就是无人照料,缺乏吃喝拉撒日常生活的帮助。
但是,养老院如果真的得到发展、得到比较好的经营回报,如果仅仅解决“痛苦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老人需要除了吃喝拉撒,更多的人文关怀、日常沟通和社交活动、以及心理疏导。
这些解决不了,大家看待养老院的态度和入住养老院的积极性不可能解决。
还会陷入恶性循环,入住人少,收费不够,护工人手不够,护工服务不到,照顾不周,口碑变差,入住的人更少。。。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至少在我看来,养儿防老还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式。
毕竟,就像小朋友进入幼儿园,如果受了什么委屈,家长可以撑腰。
但是,对于养老这这件事,不可能全靠“家长”,需要靠更大“家长”!
所以,希望上海政府尽快查明真相,深挖背后的原因,给公众一个交代,讲清楚为何发生,相关人员要负什么责任,应该如何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毕竟,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